“人工心脏”背后的“双向奔赴”

新闻焦点 2025-09-15 07:33:43 89

  从左前外胸壁上10厘米左右的人工心脏小切口,植入“人工心脏”,背后再经胸骨上端小切口完成人工血管与主动脉缝合,向奔逐影寻声网全程没有任何体外循环辅助支持……近日,人工心脏记者跟随国家医保局走访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,背后观摩了这样惊心动魄的向奔一幕。

  这是人工心脏继今年2月,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晓程完成两例国内首创无体外循环、背后无ECMO辅助的向奔逐影寻声网微创“人工心脏”植入术后,开展的人工心脏第三例同类手术。这位终末期心衰患者术后状态良好,背后已经可以下地康复、向奔行走,人工心脏迎来了新的背后生命希望。

  这是向奔医生与患者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  如果将人体循环系统看作一个密闭的供水系统,心脏就像是驱动循环系统的“水泵”。心衰即“水泵”动力不足,导致供水系统中的其他器件无法正常工作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现有慢性心衰患者1600万左右,且发病率逐年上升。

  刘晓程介绍,对于早期、中期的心衰患者,可以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进行治疗,但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,常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,除心脏移植外,被称作“人工心脏”的“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”是重要治疗手段。

  “人工心脏”是一种机械泵装置,可以通过机械能持续推动血液流动,解决心脏的“动力问题”。“当前我国心脏移植供体有限,对于许多等不到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衰患者来说,能否植入‘人工心脏’,往往成为生与死的分界线。”刘晓程说。

  从研发国产“人工心脏”、创新小切口微创术式,到国内多地成功开展“人工心脏”植入手术……近年来,已有不少终末期心衰患者从中获益。

  今年68岁的马先生,已经植入“人工心脏”4年半了。“‘人工心脏’给了我第二次生命。”几年间,“重获新生”的马先生走遍了三山五岳,享受着来之不易的生命。

  这也是企业与医保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  尽管“人工心脏”植入技术正逐步成熟,但其高昂的费用,仍令许多患者望“泵”兴叹。

  为减轻患者负担,北京、广东等地已陆续将“人工心脏”植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。近期,国家医保局进一步与国内获批上市的5家“人工心脏”内外资生产企业逐一沟通,引导生产企业积极压缩中间流通环节的过高加价,适当下调“人工心脏”的终端挂网价格。

  据悉,截至目前,航天泰心科技有限公司率先主动承诺将其旗下“火箭心”降价至49.9万元/套,使“人工心脏”植入手术整体费用从百万级别可下降到70万元左右。其他企业的“人工心脏”价格略有下调。

  此外,国家医保局近日印发《心血管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(试行)》,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新增“心室辅助装置植入费”“心室辅助装置取出费”“心脏植入式装置适配费”等价格项目,分别解决手术植入、手术取出、术后调试等医疗服务计价收费问题,助力“人工心脏”植入在临床的推广。

  “人工心脏”承载着医生的智慧与担当,更承载着患者对生命的渴望。从医疗技术突破,到医保政策“托举”,再到价格下调——这场关乎生命的“双向奔赴”,将书写更多奇迹。      (记者徐鹏航)

  新华社北京电

(责任编辑:刘朋)

本文地址:http://jincheng.70man.com/news/936c22398840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振德医疗涨停 控股股东方拟3.56亿元协议转让5%股份

国际观察|会谈不到3小时 泰柬为何能迅速达成停火

光明网评论员:从冷门到新宠,涉农专业何以“逆袭”

东西问丨西佐·恩卡拉:溯源中非友好,从万隆会议到新时代合作

山体垮塌瞬间 他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同伴

友情链接